你说现在买车像什么?我觉得像选手机——新款刚出,配置噱头拉满,价格却比上一代还便宜,没赶上首发的老用户一边难过一边琢磨要不要“换机”转投新宠。
蔚来ES8这波操作,直接把价格门槛「嗖」一下,从让人望而却步的五十万,干脆拉到三十万出头,这跨度不夸张,堪比春运抢票连夜降价。
李斌那句“蔚来活下去是最重要的”,听着就很不一样,以前总是高高在上,现在突然变得接地气,有点像是老板亲自下场直播带货,画风突变。
引人好奇的点来了,这种咬牙狠降价,能不能真把蔚来从ICU病房抬出来,重新蹦跶到大舞台?
乍一看,蔚来终于不再是那个只认“贵就是好”的品牌形象了,确实一改过去那套路,只选装那几个座椅通风加热不说,电机安全方案还一直坚决不肯妥协。
别人家车子冰箱电视应有尽有,蔚来偏要走孤傲路线,没想到这次也开始放低姿态,玩起平价大作战。
但说到底,这种低价策略真的能解决蔚来当前的困境吗?还是说只是给自己续一口气?
细品下,这里面藏着不少门道。
首先得承认,蔚来的ES8这次降价是真的够猛,入场直接缩水八万多块,还不算新老车型之间电池容量的升级差价。
你要是跟上一代100kWh顶配比,降幅能拉到十二万。这像不像手机厂商那种隔代升级,老用户面前玩一手“升级却统叫亲民价”?
但话说回来,ES8的技术配置真没偷懒,用了ET9的激光雷达、自研智驾芯片,内置三个零重力座椅、前备箱这些配置,空间也做到了同级翘楚。
配置啥的往上一摆,价格往下一压,看着确实挺香的。
关键是,这次蔚来不玩虚的,也不藏着掖着,李斌发布会现场就直言预售价还不是最终价,暗示后面有可能再来一手“猛降”。
有点像电商双十一预售套路,价格随时有惊喜。
用户这一群体可敏感了,价格一低,立刻“真香”;不少本来摇摆于乐道L90和理想i8的车友,直接掉头说我要ES8;更甚的,有乐道L90刚下单还没提车的也赶紧转阵营,谁还不是一家小蓝标铁粉呢?
这种低价,往往一针药下去,销量立刻蹭蹭往上。
看其他新势力车企,哪家不是靠激烈的价格战打出来的?
零跑早就自诩车界优衣库,主打十万到十五万区间,把能堆的配置全堆上,谁还记得昔日“豪门”?
小鹏则是P7、G9、X9冲高没太成,干脆拥抱乐道、MONA低价卷,十几万就能买到性价比爆棚的新车。
理想更直接,从原来高端混动市场切到二十四万多的L6,“真聪明人,就要下得了牌桌,玩得起跳价”。
说白了,曾经蔚来一门心思要高端,不屑跟大家玩“便宜”,优惠也都是做些展车促销、或者附加服务口径调整,李斌以前逢场必强调:我们不愿卷价格,这不是我们风格。
ES8这次把价格直砸三十万,变化之大,简直能上个“蔚来大变脸”热搜。
话说回来,这种低价能让蔚来立马回血吗?或者说,多卖点ES8就能“财源滚滚”?
预售刚一天,蔚来总裁就火速出来报喜,说订单直接碾压乐道L90同期表现。
这节奏,确实看起来像是稳了。
但——每次降价可不是无敌的解药,也像双刃剑。
首要问题就是老用户感情线,毕竟这些年ES8一直按旗舰定价,满配买下来动辄五六十万的那些车主,难免有点“被背刺”感。
你说心里能不别扭吗?
幸亏蔚来也不是头铁到底,针对老车主推出了相应补偿政策,算是给个台阶。
而且ES8最近的月销量也不是特别高,受波及的人群就还算可控。
更有意思的是,不少铁粉都愿意一边“被背刺”一边思考:“只要蔚来能活下去,我们背刺也值了!”
这话说得,大气。
真正大的隐患其实在品牌这一面,ES8降价后整个蔚来该怎么重新梳理全系产品的价格格局?
你看,现在更旗舰的ES9已经规划在路上,蔚来高端形象还有个顶能挂着。
但中间段位的那些车型,像ES6、EC6、ET5T,甚至鸡肋属性的ES7,“价格错位、定位混乱”问题摆明了连环。
过去ES8和ES6有十五万价差,现在只剩八万了;就算BaaS电池方案,价差也不过四万。
说不准接下来价格再调一下,两款车之间可能就差三万,连“买贵了”都快分不出来了。
这样一来,用户对ES6、ET5这些中端车型的预期会明显降低,“既然旗舰都这么便宜,中端再不跟着降,还卖得动吗?”
要想打出乘法效应,蔚来得让主力车型更有料,缩小和旗舰之间的产品力差距,要不然会让低价旗舰抢光所有关注。
留个悬念,ES7是否存在感太低了,蔚来要不要继续留着这个型号,还是得“壮士断腕”?
确实值得再商量。
当然,真考验蔚来的其实还是产能和效率,别光顾着推新品打促销。
蔚来以往不止一次因为产能掉链子,被用户催车、工厂慢慢磨交付,结果一堆人“斥责”“再等就不买了”。
最近乐道L90上市用户着急催车,有的甚至守着合肥工厂直播“车出库”,这热情是真高,压力也大。
ES8一爆单,蔚来生产、供应链压力直接翻番,能不能顶住潮水一样的订单,真不是一句“我们准备好了”就能解决。
说不定哪天见李斌真在工厂拧螺丝了。
谁让用户耐心早就被“现车即提”卷没了,等一个月、俩月都觉得犯不上。
你说这竞争环境,和前几年比,真是变了——要么快到让人眼花,慢半拍都没机会。
其实想想,蔚来此次降价背后,也无非是和整个新能源行业一步步走到“拼价格、拼效率”的路口。
没有哪家车企能永远靠品牌凌驾一切,如今大家都在拼性价比,大打折扣成了大众车系的通关密码。
而蔚来选择在此时摒弃“坚守高端不碰价格战”的原则,无疑是顺应市场逻辑的被迫转身。
谁还记得,前些年蔚来以“极致服务”闻名,售后、充电、社群体验是一套独特体系。
现在,这一切如果不和产品力、价格门槛匹配,用户也会直说“服务再好,也要实惠”。
本质上,整个新势力市场早已不是“谁贵谁牛”的年代了,卷配置、卷价格,拼交付,谁比谁更努力都看得见。
蔚来要是不主动突破,还真可能被边缘化,哪怕自己技术再好、品牌再响,也挡不住用户用脚投票。
再多说一句,蔚来这次“降价风暴”之后,能不能做到真正“回血”而不是昙花一现,还得靠能否迅速补齐产能,保证后续交付节奏。
低价招揽新的用户,很好;但老用户归属感,要保护;全系车型之间的定位和定价,得重新厘清。
这样才能实现良性循环,不然只靠“一次爆款”,下个季度又得头疼库存。
说来容易,做起来可是“步步为营”。
不管怎么看,蔚来这一手,无疑是在新能源市场杀出新思路。
到底低价能否成为蔚来的“续命药”,还是仅仅一针强心剂?
关于蔚来从ICU里能不能跑出来,恐怕谁也不敢给百分百的答案。
你说呢,这年头买车,到底看什么?性价比、品牌、还是朋友圈拍照的定位?
讨论区留给大家,有啥观点和体验,一起聊聊。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