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实力减弱,中方洞察深远,布局远超西方预料

 88彩介绍    |      2025-09-03 00:58

虽然现在在俄乌战场上,俄方整体占点便宜,但其实它的实力已经被大大削弱了。

一方面,现在俄罗斯被战争拖得焦头烂额,只能专注在乌克兰这块战场上,能腾出手来处理中亚和其他地区事儿的能力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俄罗斯大量的生产资源都用在制造武器上,战场上的消耗让原本用于民众生活的各种产品变得紧缺,经济状况也跟着变得越来越差。

不少人觉得,俄罗斯跟中国联手对抗美国,如果它变得更虚弱的话,对中国来说也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其实,俄罗斯受到削弱,对中国未必不是好事儿。中国的整体布局,比很多人,甚至比整个西方想象的都要更有远见。

中国的外交逻辑

看中国从改革开放起步的对外策略,其实用一句话概括也挺贴切:就是“做好和资源型国家的关系,对工业型国家的合作则顺其自然”。

这背后关键原因在于,中国是全世界最大也是最强的“制造大国”,和其他生产国家之间还总有点儿竞争的意味。

从供需关系来看,全球人口大概就80亿左右,基本上算是“定数”了,所以市场的规模也就比较稳定。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工业国家多出口一些工业制成品,另一个工业国家自然就得少出口一些了。

这方面最能代表的例子,莫过于中日韩三国的造船行业了。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的造船市场,基本都被中日韩三国拿下了,这三个国家手里接到的订单占据了全球造船业的九成以上。

到2020年为止,中国、日本、韩国这几国完成的造船数量,各自占比为43.1%、25.2%、27.3%。

到了2024年,这三个国家的造船总量比例变成了51.99%、11.67%和26.78%。

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的份额略微上涨了一点,而日本和韩国的比例则相应地稍微降低了一些。

而且,“中国涨了,日韩就掉了”这点在新接订单数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所谓的“新接订单量”就是指全球那些想买船的国家打算买多少艘,然后造船的国家实际接到的订单数量。

这份数据中,2020年中日韩三国的新签订单比例分别是48.8%、7%和41.4%。到了2024年,这个比例发生了变化,变成了70.11%、4.92%和16.49%。

就是说,到了2024年,全球10艘船里面,大约有5艘是中国造的,1艘是日本造的,剩下的大概3艘是韩国制造的。

再过几年的话,全球每10艘船,大概会有7艘是中国造的,半艘由日本出品,差不多一艘半是韩国制造的。

可以看出来,随着中国造船业越做越大,日本和韩国手里的订单逐渐变少,在市场上挣到的利润也越来越少。

既然中国跟日韩这些工业大国成为了直接的对手,难免让人觉得日韩怎么可能不会“怨”上中国呢?

跟中国相比,资源国天生就更容易和中国打成一片。

工业制造得用很多工业原料,对资源国家来说,中国就像个大买家,简直就是它们的“财神爷”。

因此,随着中国工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资源型国家与中国的合作关系也会变得越来越紧密。

中国和资源型国家,以及生产型国家之间的关系,主要受产业结构的影响,靠外交或价值观很难去改变这种格局。

俄乌冲突正将俄罗斯推到中国一边

问题就来了,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前,俄罗斯的经济结构基本上可以说是一半依赖工业制造,一半靠出口农业、能源、矿产这些资源。

可是,这次俄乌冲突一起来,俄罗斯就渐渐变成了个单纯靠资源支撑的国家了。

其实在俄乌冲突之前,俄罗斯的轻工业能力就不强,整个工业体系主要还是依靠金属制品、化工产品、机械设备这些重工业来支撑。

如今一旦俄乌冲突爆发,俄罗斯不得不把原本用于民用和出口的工业产能,改成军工业,以应对战事的需要。

随着战事的拖延,俄罗斯的军工生产在整体工业比重会逐步提高,但这也意味着它在全球工业竞争中的实力会逐渐减弱。

要是战争结束以后,俄罗斯不能把被战争带偏的产业布局调整回来,那可真得面临不少制造业公司倒闭的局面。到最后,俄罗斯可能就变成一个纯粹依靠资源的国家了。

要是俄罗斯真的变成了以资源为主要支柱的国家,那它和中国的关系估计会更密切一些。其实,俄乌冲突的结果,就是让原本打算在中国和西方之间保持一定平衡的俄罗斯,逐渐向中国这边倾斜。

中美真正的“战场”

实际上,在和美国角逐的过程中,中国也是按照这种“搞好资源型国家的关系,和以制造业为基础的国家则顺其自然”的思路来运作的。

因为对中国来说,美国也正变成了一个单纯的资源型国家。

从这张图里看得出来,2023年美国和中国之间的贸易结构中,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主要都是工业制品,而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商品则大多是农业和能源类的东西。

对中国来说,美国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一个“资源型国家”。

说到美国,它不仅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号称“全球霸主”,而且其霸权地位全靠美军的强大来撑腰。要维持这么大的军事影响力,背后少不了强劲的工业基础做支撑。

因此,美国为了保持自身在国际上的领先位置,不能允许自己变成一个单纯依靠资源的国家。于是,它会和中国展开贸易战,阻碍中国产业的升级发展。

只要中国产业没能实现升级,美国的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依然会保持强劲的竞争力,这样一来,美军的实力以及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就能继续长久保持。

根据这些因素来看,中美之间真正的“生死较量”其实并不在解放军和美军的直接对抗上,而是在经济方面的角逐。

所以中国不必在其他领域铺排太多,保持产业结构的优势,才是最实在的战略布局。

照这样看,中美产业格局再过十到二十年,双方的实力差距大概就能见分晓啦。到了那会儿,如果美国变成了光靠资源吃饭的国家,那和中国的关系肯定就不一样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