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进球,就换来一个第四档,闹了半天,我们才是别人眼里的“上上签”?
这事儿想想就有点憋屈。当那个分组档位出来,我们的名字孤零零地躺在最后一档时,一种熟悉的宿命感又回来了。这感觉,就像上学时明明有几门课考得不错,但总分一出来,排名还是在老地方,不升不降。
可心里就是有点不甘心。上周预选赛那会儿,全队跟打了鸡血似的,净胜了11个球,防守端就丢了一个。那几场球,看得人恍惚间觉得,这支队伍好像真有点不一样了。尤其最后死磕澳大利亚,硬是拼下来一分,把自己从淘汰边缘给捞了回来。那种紧张过后的狂喜,还热乎着呢。
所以你看,现在球迷圈子里聊得最热闹的,就是那个所谓的“上上签”剧本。一档别碰日韩澳,最好是伊拉克;二档躲开强敌,抽个越南;三档再来个泰国。这套组合被大家盘来盘去,说白了,已经不是什么理性的战术分析,更像是一种集体念叨,带点玄学的意思。大家心里都清楚,如今的越南和泰国,早就不是吴下阿蒙,根据近两年的交手记录,我们根本占不到什么便宜,可比起那几座翻不过去的大山,这些名字起码给了人一点掰掰手腕的念想。
有得打,能拼一下,这种感觉在这些年已经变得很奢侈了。
当然了,我们在这边挑挑拣拣,人家另外三个档位的球队,估计也在盘算着怎么能抽到我们。这就是第四档的现实,在别人眼里,你就是那个最理想的积分来源。这种滋味不好受,但你得认。所以当有人半开玩笑地说“只能祈祷亚足联帮忙了”,那话里头,藏着多少年的心酸和自我排解。
听一些所谓懂球的人分析,这次晋级的队伍里,黎巴嫩和吉尔吉斯斯坦是第一次进入U23亚洲杯正赛,算是新军。但谁又敢说新军就一定好对付?我们的球队,最擅长的就是把一手看似不错的牌,打得稀烂。
说到底,球迷怕的不是输,是输得没脾气,是比赛还没开始,你就知道结局八九不离十了。我们这代球迷,早就习惯了在亚洲赛场上当看客,U23亚洲杯更是连小组赛的门槛都还没迈过去过。所以这次,哪怕只是看到一点点微弱的、需要运气加成的希望,也足够让人重新打起精神。
真正的强大,或许是无论抽到谁,都能昂着头去干一场。但在还没那么强大的时候,谁不想要一条稍微好走一点的路呢?这不丢人。这就是我们这些球迷,最真实也最矛盾的心态,一边骂着,一边又忍不住地期待着,疼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