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宏远男篮队员徐杰在社媒上为10月2日在汕头举行的粤澳篮球明星赛打call,展现出对赛事的支持与关注

 88彩介绍    |      2025-10-08 18:43

这粤澳篮球明星赛,10月2号在汕头,你说这广东宏远队的徐杰,怎么就这么上赶着去捧场呢?刷着手机,看着他那个动态,一股子劲儿就上来了。

你说这比赛,到底有什么吸引力,让年轻队员这么积极?我刷了刷,说是邀请了不少当年叱咤风云的老将,还有一些流量明星,听着是挺热闹的,但总觉得有点说不清道不明。徐杰毕竟是现在球队里的重要一员,正当打的年纪,怎么就这么急着为一场表演赛站台,甚至还专门发了动态去“打call”?我记得他上赛季常规赛的平均数据是10.5分,3.5个助攻,2.2个篮板,这都已经是球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想当年,CBA联赛初创的时候,篮球的影响力跟现在完全是两码事。那时候的明星赛,更多是一种展示,一种推广,大家都是冲着看真家伙去的。现在呢?很多这样的明星赛,感觉就是一场秀,场面热闹,但真正的竞技水平,尤其是对于徐杰这样的职业球员来说,意义有多大,我打个问号。他才23岁,正值职业生涯的黄金期,需要的是在高强度的联赛中磨练自己,提升技战术能力,而不是跑去参加这种“玩票性质”的比赛。

去年CBA联赛,广东宏远虽然没能进入总决赛,但徐杰的表现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在季后赛关键场次,他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他的成长轨迹,是建立在无数次训练和比赛汗水之上的。他却要花时间和精力去为一场可能水平参差不齐的明星赛站台,这让我有点匪夷所思。我不知道他这是听从了俱乐部安排,还是自己真心想去,但无论哪种,都让人有点替他惋惜。

我倒不是说完全否定这种明星赛的存在,它们也许能起到一定的推广作用,连接一些体育迷和娱乐粉丝。但关键在于,怎么平衡这种“跨界”和职业体育的本质。当一个现役的、有着不错实力的职业球员,如此积极地为一个非正式比赛“站台”,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是不是比赛的质量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流量”和“曝光”?

我记得,2021年的CBA全明星赛,徐杰也入选了,当时他展现出来的活力和技术,让人眼前一亮。那才是他应该闪耀的舞台。他却要去给一场,说实话,我不太了解具体水平的比赛去“打call”,这让我觉得有点本末倒置。也许人家有自己的考量,也许这是他职业生涯规划的一部分,我不好妄加揣测。

可问题是,这种事情一旦多了,会不会让公众对职业篮球的认知产生偏差?会不会让一些年轻的球员,觉得只要能“火”,能吸引眼球,就可以忽略了场上的表现和技术的提升?我不是在否定徐杰个人,他是个好球员,但这种现象,我觉得值得大家一起去想想。

我翻了一下,粤澳篮球明星赛这个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10年左右,那个时候两地交流的意愿比较强。后来也断断续续地举办过。但这次特别邀请了像徐杰这样的现役主力,这确实是比较少见的操作。按照中国篮协2023年的相关规定,职业球员参加商业比赛需要经过俱乐部和篮协的批准。我不知道这次徐杰的行程是否符合所有流程,但光是看他自己积极宣传的态度,就已经让人有点想多了。

这种“打call”的行为,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种商业行为的包装,而不是纯粹的体育精神的体现。当一个球员的形象,被过早地与这种表演性质的活动捆绑在一起,会不会影响他在球迷心中的专业形象?毕竟,大家看球,最终还是想看到精彩的比赛,而不是一场场由明星站台的“秀”。

有时候,我真觉得,这些年轻的球员,被太多东西包围着了。除了训练比赛,还有各种各样的商业活动、媒体曝光,甚至还有为了流量去做一些看起来不那么“专业”的事情。他们需要的是一个纯粹的篮球环境,一个让他们能够专注于提升自己的地方。

所以,当看到徐杰为这场比赛“打call”的时候,我心里咯噔一下,不是因为他“不够格”去参加,而是因为这种行为本身,可能折射出一些我们不愿意承认的行业现状。现在的流量时代,好像一切都可以被流量来衡量,包括体育明星本身。

你觉得,这样的明星赛,对于一个年轻的职业球员来说,真的是好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