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的布莱克浦赛场,空气里带着一点潮湿的咸味,台灯下的绿色绒台干净得像新翻的田地。周跃龙靠在球杆上,手心有些汗。比分是2-4,赛点在对手布雷切尔手里。前面的局像是在走钢丝,布雷切尔精准而果断,每一杆都像切开黄油的刀。观众席里有人屏住呼吸,连翻身的声响都显得突兀。
第七局开局不久,周跃龙一个走位刚刚合手,单杆94分,球袋的声音清脆,像冬日里的一声脆裂。他没太多表情变化,只是转身和裁判轻轻点了点头。一旦手感回来了,节奏就像被精确设定的摆钟,113分、反超,把比赛拖进决胜局。最后一颗黑球落袋时,他长长呼出一口气,不易察觉地握紧了拳头——5-4,大逆转,不声张,又像是在对自己解释:赛场上没有提前的结局。
另一张球台上,艾伦和斯莱瑟的比分也是4-4,空气压得人心口发紧。前四局,斯莱瑟打得干脆利落,单杆91分、76分,就像把比赛握在手掌心。他年轻,出杆有股狠劲,当他4-0领先时,很多人以为艾伦的夜晚会在第四局结束。但第五局,艾伦在0-36落后时用一杆55分抬起了比分线,那种翻盘的力量,像老拳击手在第十回合仍能咬牙挥出重拳。连下三局追平后,决胜局斯莱瑟先得57分,却因黑球犯规丢了7分。艾伦像闻到猎物味的猎犬,75:57,反杀结束,背影稳而沉,却让人觉得有股暗暗的火在燃。接下来,他会去对阵杰克·琼斯,赌一个决赛席位。
艾伦的夜战,其实是从前一天就埋下了伏笔。对阵丁俊晖时,他也差点被0-3直接送走。那场比赛的前三局,全是丁俊晖的节奏:单杆91、攻防切换中的果断抢攻,像一位老棋手连下好几手,只差最后一招就要封死对方。但第四局丁俊晖一次冒险的防守,给了艾伦切入的缝隙。他从52分的零封开始,一步步将局面掰回来,直至决胜局的96:0,乾坤翻转,就像一个人掉进深井,又用指甲和牙把自己一点一点蹬上来。那是丁俊晖和艾伦的第24次交手,却也显得格外漫长。
斯诺克比赛里,有时候胜负的一瞬间不是进球,而是犯错。斯莱瑟的黑球罚分,丁俊晖的远台未中,布雷切尔在决胜局的走位失误,都像是在提醒人——竞技场上的心理浮力,比技巧更容易让人下沉。老牌球员懂得如何拖慢节奏、延长等待,用经验去干扰对手的心跳,这在比分胶着时尤为致命。
有人说,看斯诺克像是在看一盘很长的国际象棋,只不过每一步都带着力学和几何的精算。今晚的布莱克浦,灯光像一层稳固的罩,台球的撞击声就那么有节奏地敲着,胜负落定,但空气还未完全散去。周跃龙收拾球杆的动作很轻,像是怕惊醒什么;观众席有人拿出手机,看着比分牌的照片,愣了几秒才起身。夜还在延伸,球员们的心绪,却各有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