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特朗普在北约峰会记者会上举着手指比划:"我们可以看看能否给乌克兰留几套爱国者系统——虽然美国自己也很缺。 " 话音刚落,德国《图片报》立刻揭穿魔术底牌:这套说辞背后,是五角大楼库存仅剩原计划的25%,而欧洲各国正为"谁出钱、谁供货"吵了整整四天闭门会议。 三天后,泽连斯基突然在视频讲话中宣布:乌克兰已正式提议与俄罗斯举行第三轮谈判。
空头支票:军援变"拼单"生意
特朗普对乌克兰的承诺像旋转门:2月要求泽连斯基签矿产协议换援助,遭拒后直接将他轰出白宫;6月又因泽连斯基承诺150亿美元购买爱国者系统突然变脸,热情招呼他"共同实现和平"。
但生意经总有算盘卡壳时——当法国、意大利等5国明确拒绝分摊军购费,17套爱国者瞬间缩水成挪威的1套、德国的2套,合计不到市场价三分之一的供货量。 美军工企业却稳赚不赔:洛马公司刚拿到3.1亿美元F-16零件订单,雷神导弹生产线已排到2028年。
战场倒计时:乌军的现实困境
俄军夏季攻势撕开乌东防线时,一组数据让基辅指挥室窒息:前线日均消耗6000发炮弹,而美国月产能仅10万发;哈尔科夫方向,俄军两个月推进943平方公里,相当于整个纽约市区面积。
致命的是7月3日美国防部擅自暂停军援——尽管五天后恢复部分运输,但乌军第110机械化旅士兵在战壕里抱怨:"说好的弹药箱变成了推特热搜'特朗普考虑制裁俄铀矿'"。
普京的台阶与泽连斯基的转身
7月18日,克宫发言人佩斯科夫罕见松口:"泽连斯基呼吁加强谈判是个积极信号。 " 这句话被基辅敏锐捕获。 24小时内,泽连斯基视频讲话火速呼应:"俄方必须停止回避,我们提议下周会谈"。
此时距特朗普"爱国者"魔术表演仅五天,而俄军正用伊斯坎德尔导弹轰炸第聂伯罗水电站——战场施压与外交递台阶同步进行,恰如普京6月27日明斯克声明的预演:"俄方已准备好第三轮谈判"。
谈判桌上的硬骨头与软筹码
前两轮谈判成果簿上只有三项:交换战俘、移交遗体、开放人道走廊。 第三轮刚启幕就撞上核心矛盾:俄方要求乌军撤出顿涅茨克等四州,乌方坚持先获"北约驻军保障"。 但泽连斯基握住了新筹码。
7月4日,乌军首次用纯机器人作战单位逼降俄士兵,无人机当月贡献了三分之一的战场打击。 他更将特朗普的反复无常转化为舆论武器: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公开指责"美国政策让欧洲陷入安全焦虑",马斯克则在X平台犀利留言:"重要的是行动,不是语言"。
#AIGC热点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