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巴西金融绞杀!华盛顿真实意图曝光,巴西能否绝地反击?

 88彩介绍    |      2025-08-04 10:19

最近,一则消息在全球贸易圈炸开了锅:美国对巴西下了“狠手”,宣布自8月1日起,将对所有巴西进口商品加征50%的惩罚性关税。这税率之高,放在国际贸易史上都属罕见。

按理说,贸易战通常是为纠正贸易不平衡而打响。可美巴之间,贸易数据却显示出完全相反的景象:过去十余年,美国对巴西累计顺差超过4100亿美元。

就今年而言,美巴双边贸易总额达到920亿美元,美国对巴西的贸易顺差依然高达74亿美元。这哪里是巴西占了便宜?分明是美国一直在“大赚特赚”。

然而,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却在社交平台振振有词,指责美巴贸易“极不公平”,声称巴西损害了美国企业的利益。这种明显与事实相悖的说辞,让人不禁疑惑,这场“贸易战”的真实目标,到底是什么?

不为贸易,为干预

美国对巴西的“组合拳”远不止关税大棒。除了高额关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还对巴西的即时支付系统Pix启动了“301调查”。

更耐人寻味的是,美国国务院甚至以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的案件为由,取消了多名巴西法官及其家属的签证。这些看似独立的行动,其实环环相扣,指向同一个目标。

巴西前总统雅伊尔·博索纳罗,是特朗普的坚定政治盟友。他目前正因涉嫌煽动政变而面临巴西的司法调查,甚至可能无缘2026年大选。

美国此时密集出手,被外界广泛解读为是对博索纳罗的公开“声援”,甚至试图以此干预巴西的司法独立和内政,为特朗普在巴西的政治代理人铺路。这无疑是一场披着贸易外衣的政治干预。

醉翁之意在“去美元化”

要看清这场冲突的深层逻辑,就不能忽视不久前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金砖国家峰会。巴西总统卢拉在会上公开批评美元霸权,并力主推进本币结算。

他那句“我们不需要一个皇帝”的言论,直接点燃了美国的“敏感神经”,被华盛顿视为对美元全球主导地位的直接挑战。

因此,这50%的惩罚性关税,更像是一张针对“去美元化”倡议开出的“罚单”。美国意在“杀鸡儆猴”,通过打压金砖国家中的重要成员巴西。

它的目的,是威慑全球南方国家日益高涨的金融自主诉求,从而维护美元体系的根基。这是一场金融霸权与多极化趋势之间的较量,贸易不过是表面文章。

巴西的“朋友圈”与底气

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巴西政府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强硬姿态。7月9日美国宣布加征关税当晚,巴西总统卢拉就明确表示,将依据《经济互惠法案》采取反制措施。

7月30日晚,巴西总统府更是直接发表声明,题为《巴西是一个主权和民主国家》,直指美国的贸易措施毫无正当性,纯粹是政治打压,侵犯了巴西主权。

巴西之所以敢于“硬刚”,并非没有底气。中国已经稳居巴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占据巴西出口份额的28%,而美国仅为12%。

这意味着巴西在全球贸易中拥有更大的战略回旋空间和重要的缓冲余地。巴西的反制策略不仅限于声明,更包括深化与中国在大宗商品领域的合作。

同时,巴西也正加速推动金砖国家内部的本币结算系统建设。这些举措,不仅是对美国压力的对冲,更是巴西主动构建“后美国时代”生存发展路径的战略布局。

结语:旧霸权的新焦虑

至此,美国对巴西这场“贸易战”的谜底已然揭晓。它并非简单的经济纠纷,而是一场暴露美国战略焦虑、服务其多重政治目标的豪赌。

特朗普政府的极限施压,短期内确实给巴西带来了压力。然而从长远来看,这种压力反而像催化剂,迫使巴西乃至更多全球南方国家加速摆脱单一依赖。

就像国际舆论普遍认为的那样,特朗普的贸易理由根本站不住脚,其真实目的是地缘政治打压和国内政治操弄。《华尔街日报》等媒体也批评其关税策略缺乏逻辑。

这场看似“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冲突,真正受损的是旧有的霸权体系。巴西的强硬回应,为全球多边主义的未来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范例。

它预示着一个更加平等、更加自主的国际新秩序,正在旧有体系的裂痕中逐渐萌芽。这场冲突,注定将成为国际经济秩序深刻变动中的一个重要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