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弹下,为何没有冤魂?那要看当时广岛女性、学生做了些什么!

 产品展示    |      2025-07-24 15:25

一九四五年八月初,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相继投放了两枚核弹,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日本法西斯们被核弹的恐怖力量所震撼,他们在极度的恐慌和绝望中,很快就达成了一致,宣布了他们的投降。

六天之后,日本天皇宣布了终战诏书。

很明显,这次日本的投降,是由核弹造成的,也是最重要的。

然而,美国方面的行动却引发了极大的争论。

最终,超过8万多人死于蘑菇云爆炸中,其中,大部分都是日本平民。

在许多人看来,日本军国主义虽然可恶,应该受到惩处,但是,这些老百姓也是无辜的,他们不应该在这场战斗中牺牲。

不过也有一部分人觉得,这些被杀死的民众并不是无辜的。

所以,真相到底是什么?

与其对手美相比,日本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岛国,那时的人口仅为7800万,只有中国的1/6的人口。

国土面积不足40万平方公里,只有中国的1/24。

以前的日本,和中国差不多,都是贫穷而又落后的。自19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变革,日本经历了一场举世闻名的明治维新,国力迅速增强。

仅仅用了四十年,就把自己的师傅,大清国这个亚洲的“一流强国”给击败,然后把俄罗斯这个古老的大国打的落花流水。

这使得日本人有了更大的雄心,并有了征服中国和统治亚洲的念头。

当日本兴起时,中国的军阀们正在那里进行你死我活的混战,丝毫不顾及老百姓的死活。

这使得入侵者变得更加猖狂,并于一九三七年对中国展开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

假如日本只是将中国作为其入侵的对象,那么其战略意图或许并不困难。

但是,在一九四一年十二月,日本突然偷袭了珍珠港,以挑衅当时的第一强国美国。

日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美国对日本实行了制裁,切断了两个国家的经济往来,并且要求日本的军队毫无保留的撤离中国。

美国于1940年7月中旬开始,对日本的战略物资,如石油、钢材和粮食等,实行了出口限制。

美、日之间的贸易在1941年8月彻底中断。

有资料显示,1940年日本90%的战略武器是从美国进口的。

美、英两个国家也都宣布了,日本在两个国家的所有资金将全部冻结。

这样,日本就不能继续进行对外侵略,只能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日本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发动了对珍珠港的袭击,从而拉开了太平洋大战的帷幕。

日本挑衅美国的原因在于其无法在美国得到军事资源,只能转向东南亚地区。那时候东南亚大部分还是欧洲的殖民地,像法国、荷兰这样的宗主在欧洲战争中被打得溃不成军,当然也就没有精力去管这些,日本帝国等于是在和一个手无缚鸡之力但又很有钱的孩子打交道。

而且东南亚,还有美国和英国的影响,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于是,日军先发制人,占领了东南亚以后,突然袭击了美国珍珠港军事基地,想要将美国海军的主要力量一举歼灭。

日军确实很嚣张,单挑三十多个国家,其中就有美英这样的一流大国。

并且在发动战争后,日军所向披靡,很快就占领了泰国,越南,缅甸,菲律宾,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在偷袭珍珠港后,也取得了一场大胜。

日本在五个月内完成了其所有的战略目标。

但日本人低估了美国的军事实力。

美国的GDP是日本20倍,钢产量是日本的10倍。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方面向苏联、英国提供了大量的帮助,另一方面则是轻而易举的解决了日本,其实力之强,难以想象。

日本历经四年艰苦的战争,到了一九四五年七月,在太平洋上失去了制空权和制海权,战略资源极度匮乏,法西斯穷途末路,灭亡已是早晚之事。

不过日本军人却受到了武士道精神的洗脑,他们拼死抵抗,让美国军队损失惨重。

一旦对日本发动攻击,美军必然会造成惨重的损失。

这种损失,美国民众是绝对不能接受的,政府也无法向他们交代。

这让白宫的决策者们头疼不已。

就在这个时候,白宫那边传来了一个好消息。

世界上首枚核弹于七月十六日清晨在美国新墨西哥阿拉默多尔的空军基地的沙漠地区试验爆炸,取得了成功。

其爆炸力,相当于1500-2000吨 TNT炸药。

于是,杜鲁门总统当机立断,向日本扔了一颗核弹。

在核弹的轰炸下,日本人确实失去了反抗的勇气,美军几乎没有付出任何代价就登上了日本岛。

那时,在中国也有百万日军。

而在1944年豫湘桂战役中,国军兵败如山倒,丧师失地,抗战胜利似乎是如此的遥不可及。

因此,中国人民在这场战争中遭受的痛苦,也随着这颗核弹的引爆而终结了。

日本之所以能投降,除了核弹以外,还有苏联红军出兵东北,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再说,中国人民在没有核武器的情况下,战胜敌人也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毫无疑问的是,这颗核弹使这场战争提早结束了,无数的中国军民免于牺牲。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许多人开始反思美国的做法,认为日本投下核弹是非人道的,违背了日内瓦公约。

当然,也有些人持反对意见,认为日本民族早已沦为了战争的工具,在雪崩中,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在美国国内,对于要不要使用核弹也存在着争论。

许多研发核弹的专家们,都是在测试爆炸之后,才真正了解到这枚炸弹的真正威力。

他们觉得,核弹的力量是有限的,能够毁灭一个港口已经是不错的了。

但是当他们试验了核弹之后,却被核弹的威力给吓到了。

于是,他们给杜鲁门致电,强烈地反对向日本投掷核弹,声称这样做会伤害到许多无辜的民众,犯下战争罪行。

但杜鲁门认为,日军实在是太顽固了,为了避免美军再伤亡,就只能动用核弹了。

然而,为了防止民众伤亡,美军还是采取了一些措施。

首先,美国通过各种途径,将自己研究出来的核弹的消息,传递给日本,让他们知道,我们已经研究出来了,而且很厉害。

然而,日本人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美国人只是在虚张声势。

其次,美国的空军飞行员在投下核弹的前五天,用战斗机把6300多万张的传单撒到了将要投下核弹的广岛。

美国人在传单上说,美国军方要在这里投放一枚威力空前的核弹,让所有人都赶紧离开,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令人惊讶的是,广岛上居然无一人离去。

首先,这一年春季,美国人在日本的各个城市进行了燃烧弹的行为,民众们早就习惯了。

第二,普通民众没有亲眼看到核弹,不清楚核弹到底有多厉害。

此外,日本妇女也不会让自己家里的男人离开。

他们说,美国人一定会来日本,想要占领领广岛,所以,你们要留下来和敌人战斗,不要做替死鬼。

女人们都这么说了,男人还能去逃跑吗?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死亡。

在投下核弹以前,日本女人是十分疯狂的。

很多学生们都自告奋勇要去上战场,就连女孩子都想要成为卫生兵。

也有些女孩自愿去做妓女,将自己卖身所得的金钱捐献给政府与军队,以支持侵略战争。

上了年纪的妇女不能去卖身,即使是去了,也不会有人光顾。

他们便去了兵工厂,在工厂里干活,制造枪支弹药和军服,军帽,军靴等,用实际行动支援前线。

而上了年纪的老太太既不能去卖身,也不能工作,只能靠着拐杖,摇摇晃晃地站在大街上,宣扬这场战争是为了正义。

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遭遇惨败,国内岌岌可危,而日本的男女老幼,却日夜不停地在家中制作梭镖和长矛。

此时日本的产业实力,都在大幅度的下滑,而他们的原料,更是极度匮乏,根本无法生产出武器弹药。

日本政府制定了“一亿玉碎”的方案,就是要让日本全民皆兵,准备和美军决一死战,即便是让日本岛内血流成河,也在所不惜。

总而言之,就是要战斗到底,让美军损失惨重。

如果伤亡人数过多,那么美国民众就会发声,要求总统下令,停止战争。

美国总统由民众选举的,因此必须要顾及民众的意见,否则就要下台。

即便是总统不赞成停止战争,国会也会表决,终止战争拨款。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还如何继续战斗?

就算是退出了战争,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也不会因为这场战争而亡国。

日本人的计划很恶毒,不过,实现计划的基础,是人民群众的支持。

军国主义之所以对这一计划充满信心,正是因为日本国民的价值观念出现了问题,产生了一种愿意为天皇而牺牲的战斗热情。

许多女子参加军事训练,甘愿为了保家卫国家而战,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

如果是在其他国家,民众早就上街抗议了。

就算是没有上街抗议,他们也不会主动去支持。

尽管国家是自己,但政府如果是邪恶的,四处发动侵略战争,那这个国家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

日本人却不同,他们觉得这个世界是弱肉强食的,日本的国界没有尽头,入侵是理所当然的,全体都陷入了一种疯狂的战争狂热。他们愿意将自己捆在这战车上,充当炮灰的角色。

他们无视了侵略战争带给世界各地的人们所遭受的痛苦。

这样的百姓,怎么可能是无辜的?因此,所谓的“核弹之下,没有冤魂”,倒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引用:

《老兵不死麦克阿瑟回忆录》

《杜鲁门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