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一举冲破3600点,创新医药的相关消息也接连表现得挺强劲,公募医药基金中的领头羊葛兰,又一次暂停了限购措施。
上次葛兰放出限购通知还是在2021年1月,那会儿A股刚刚经历了长达三年的缓慢牛市。一旦张坤和葛兰这些管理规模达到千亿的基金开始限购,不管是白酒还是医药板块,都拉开了长达四年半的熊市序幕。
这次葛兰再次限购,会不会是在暗示医药板块的行情可能接近尾声?这个动静到底是不是提醒大家,中国资本市场是不是又要迎来一波牛市了?
其实,大部分人选择投资医药行业或者医药类基金,纯粹是看中了中国庞大人口基数带来的潜力。
从2020年以后,关于中国人口结构的话题屡次登上热搜榜。到了2021年,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超过了14%,正式迈入了深度老龄化阶段。
那两年,投资医药变成大家普遍认同的方向,而葛兰之所以能在众多基金经理中鹤立鸡群,不仅仅是因为业内称她为医药女神,更是因为她在2016年以后凭借优异的业绩,真正向投资者展示了自己的实力。
2016年9月,葛兰筹建了自己的首只医药基金——中欧医疗健康,从那以后,她的投资之路就迎来了一段辉煌的时期。
到2021年第三季度,中欧医疗健康迎来了五周年庆典,葛兰掌管的医药基金累计收益率达到了302%,年化收益率则达到了32%,在同期433只类似基金中名列第二。
这个收益率,轻松超越了行业的基准线,也甩开了沪深300指数和中证医药指数几条街。此外,从成立到现在,中欧医疗健康的最大亏损幅度都没有超过40%。
这本领让葛兰在2021年全民买基金的那个时代,变成了中国家喻户晓的名字。
随着管理规模逐步扩大,在巅峰时期,葛兰掌控的基金总额最高曾突破过1017亿,这么庞大的资金,也让她成为基金经理职业生涯中遇到的一大难关。
在2021年到2022年期间,许多知名的基金经理都宣布限制购买,原因主要是基金规模太大,压力变成了心理负担。再一个原因就是,整个投基的热潮让白酒、医药等行业的估值冲到天上去了,基金经理手里的资金根本找不到合适的买入点。
投资公募基金,往往是需要打持久战的,但不少散户把它当成了炒股票的快钱工具,三个月不赚就急得在社交平台上找基金经理的亲戚发牢骚。
在那股疯狂的热潮中,葛兰和一帮明星基金经理,几乎都像是被大时代推着走,根本没有自己的决策权。
所以,一旦基金规模突破千亿大关,基本上意味着市场行情可能已经到达了一个阶段性的峰值。
这次情况不太一样,与2022年比起来,葛兰管理的基金总规模只有399.08亿元,远比巅峰时期少了一半左右。而且,葛兰负责的医药类基金年化收益率是11.64%。
很明显,现如今的葛兰相比四五年前变得更加成熟稳重。在规模还没有变得难以掌控的时候,她就提前做好了应对措施,选择了限购的办法,试图以这种方式把基金的规模控制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
除此之外,和过去比起来,中���的人口结构其实没有变得更理想,原本那65岁以上的人群,现在差不多都到了70岁左右,对医药和医疗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了不少。
所以,葛兰的限购措施并不意味着市场已经到头,反倒体现出了一种成熟的迹象。最后还得提醒一句,基金投资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想要在某个行业里有所收获,得做好五年甚至十年的持有准备。
此外,还得留意一下,随着中美关税战逐渐向我方倾斜,国际市场上,海外资金对人民币资产越来越重视。人民币离岸汇率也面临升值的压力,沪指更是稳稳站在3600点之上。
这个位置可以说接近近十年的高点了,很多资金密集的投行也多次表达了对中国资产的看好。不光是医药板块表现得很强势,科技行业也值得大家关注。
简单来说,这几年各种迹象都在显示,人民币资产的超级牛市似乎正悄然在酝酿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