荠菜还带着泥,老公的手一松,菜篮子就斜在门口。
我呢,还没来得及把大女儿的羊角辫扎好,清明的早上,突然一阵恶心就像微信红包消息一样弹出来。
你说巧不巧,家里正热闹着,“全家福”画纸上还空着一个小人,两个小妞吵着要添“新成员”。
老公半蹲着,手指头在画上戳来戳去,嘴角还翘着:“是弟弟还是妹妹?”
我那会儿,心里没想太多,倒是突然有点想笑,生活总喜欢在你以为稳定的时候来点新花样,谁能想到三胎就这么突兀地闯进来了。
话说回来,三胎这事,朋友圈永远比新闻热闹。
你以为全网都在关心体育赛事数据,结果“三胎”一冒头,评论区比奥运会还拼。
有人说,“你是有钱人,才敢玩三胎盲盒。”
也有人调侃,“家里要热闹,生仨最省事。”
可真到自己头上,什么数据、什么育儿经,全都不顶用。
2023年三胎家庭比例没到1%,这个冷冰冰的小数点,搁在我家茶几上,连一颗花生米都比不上。
生娃成本飙升,焦虑指数刷新新高,专家和键盘侠都能聊出花儿来。
但现实呢?
就像大女儿刚学会系鞋带,明明一团乱麻,可她自己觉得很有成就感。
其实我懂,嘴上说不要三胎,心里还是有点舍不得那份热闹。
大女儿画全家福的时候,那个没上色的小人总像在提醒我,家庭永远有点“未完成”的意味。
老公倒好,啥都不查,“性别随缘”。
这“随缘”二字,真不是谁都能做到。
说到底,人都是自带矛盾体——一边算账,一边心软。
再说怀三胎那几个月,日子过得比春运还乱。
大女儿放学,书包没放就往我肚子贴,问“今天动没动?”
小女儿把最宝贝的毛绒兔子塞进我被窝,说“给妹妹暖被窝”。
老公白天田里刨土,晚上煮鸡蛋,三轮车、筒子骨、钙片,轮着上场。
半夜我抽筋,老公一边揉腿一边迷迷糊糊唠叨“明天熬汤”。
那阵子,家里连空气都带点鸡蛋味道。
你说意外不意外?
意外,但谁又能抗拒这种鸡飞狗跳的幸福。
有意思的是,网友们盯着别人家三胎就跟盯世界杯决赛似的,一会儿分析成本,一会儿预测结局。
可真要问自己,谁家不是一地鸡毛?
王治郅当年陪孩子逛商场,媒体跟拍,评论区一半羡慕一半酸。
体坛明星也好,普通家庭也罢,终归都得面对生活的琐碎。
豪门拼人丁,咱老百姓拼烟火气。
生三胎那天,老公慌得把待产包和大女儿的枕头全丢三轮车上,小女儿死活要把她的小锅塞进包里,说是给妹妹煮面条。
进产房我手抖,老公脸比我还白,嘴上硬撑着:“加双筷子而已。”
外头大女儿喊“妈妈加油!”
护士一声“是个小公主”,小女儿直接尖叫,全家像过年。
大女儿小心翼翼摸妹妹的手,小女儿又把兔子掖到妹妹身边,像在守护什么稀罕宝贝。
满月后家里彻底成了幼儿园。
大女儿帮忙换尿布,小女儿喂奶瓶,能洒半地。
老公下地回来先洗手抱娃,再钻厨房煮面,还得盯着冰箱上的五人全家福发呆。
你要说三胎多了啥?
多了一屋子热闹,也多了点混乱。
说真的,统计数据和专家分析都说三胎难,生娃成本高,女性压力大,可一到晚上,家里那点乱糟糟的欢笑声,比什么道理都管用。
有时候我想,生三胎到底图啥?
家族兴旺是虚的,热闹和烟火气才是真的。
女儿儿子都一样,这话以前我不信,现在倒有点懂了。
不是说性别不重要,谁不想有个“好字”?
但你看着孩子们闹成一锅粥,老公在厨房手忙脚乱,冰箱上画贴得歪歪扭扭,心里就觉得,这才像家。
这和体坛那些豪门家庭其实没两样,谁家不是一边算计一边放纵,一边焦虑一边满足?
你问我后悔吗?
真说不上。
人嘛,都是边走边想。
三胎不一定适合每个人,但适合我的,可能就是这一地鸡毛和满屋子笑声。
你要是也在三胎的十字路口徘徊,不妨先回头看看,厨房的灯亮着没?
冰箱画贴歪没?
笑声够不够响?
剩下的,就让生活自己去安排。
说了这么多,不如把你的故事也扔到评论区,看看别人家的“鸡飞狗跳”是不是跟咱家一样热闹。
至于三胎以后日子会不会更难过,谁知道呢?
反正人生也没剧本,咱就图个热闹,管他专家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