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敌东契奇!意大利男篮止步1/8,加里纳利告别、主帅波泽科赛后辞职
终场哨一落,84-77的比分挂在上方,斯洛文尼亚收走门票,意大利留下拥抱和红着眼眶的背影。一边是东契奇领军的庆祝,一边是“曲终人散”的静默,两种声音在同一块地板上拧在一起。
板凳席前,加里纳利起身,最后一次解开热身衣。十一分多一点的出场时间,7次出手,进了3个,外线3中1,罚球5中3,合计10分3篮板1助攻。
替补上来,不吵不闹,跑到角落再回到弧顶,像是把这十几年都复盘了一遍。哨响后,他接过一块牌,金属的冷,掌心的热,说是把他在国家队的所有进球点都刻了进去。
这一晚没有逆转,没有奇迹,意大利停在欧洲杯1/8。从球员通道走出来的人往回看了一眼,看台那一片蓝色还没散。
发布会灯光亮起,波泽科坐在话筒前,没有绕弯。“这是我执教意大利队的最后一场比赛。”
他把篮协主席彼得鲁奇的名字念得很认真,像点名表达一份还给别人的恩情。“是他给了我这份荣誉,让我成为国家队主教练。”
他停了一下,又自己挑明语气的力度,“或许——不,肯定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能在意大利篮球界担任这一职务,是莫大的荣幸。”
他把感谢继续说下去,斯特拉伊诺蒂、总经理、那次“共同决定给我这个机会”。“日复一日地信任我。”
教练团队也被单独提起,关系不止是同事,他用了“早已超越了兄弟”这种重量级词。那一刻他笑了一下,像是想把离别说得轻一点。
聊到球员,他情绪明显抬高。“我真的非常爱他们每一个人。”
“我根本不在乎自己算什么样的教练,不在意这些评价,也不关注自己的执教生涯。”“你们怎么看我,我一点都不在乎。”
句子短,气口重,像把胸口的东西一点点往外推。
谈到输球,他没有回合、没有战术、没有数据。“今天我真的很难过,不是因为输了比赛,而是因为我看到他们在承受痛苦。”
“就算我是世界上最差的教练,我也毫不在意,真的。”“相信我,我没有撒谎,我不会骗你们。”
他最后又回到尊重与爱。“没有人会比我更尊重意大利的球员们,也没有人会比我更爱他们。”
会后走廊里,人来人往,话却只围着一个结尾转——卸任这件事定了。球衣和战术板都不会再由他来安排了。
比赛以外的文本,也给这段合作画了时间坐标。他带队冲进过2022年欧洲杯八强,走到过2023年篮球世界杯八强,眼下停在2025年欧洲杯16强。
回到场上,那块写着77-84的屏幕还亮着。蓝色的队伍绕了一圈,又和替补席碰拳,像默契的告别仪式。
镜头扫到加里纳利,他把牌匾夹在臂弯里,慢慢往内场的光走。这个夜晚,他的国家队生涯定格成了具体数字和一个拥抱。
人群里有人喊了他的名字,拖长了音。他回头挥了下手,没再多说一句。
球员们排成一行,肩碰着肩。有人把头埋在毛巾里,有人盯着地板的线。
空调风把地板上的汗吹成一圈浅浅的痕。替补席的矿泉水瓶倒着滚,停在广告牌边。
这不是一个热闹的退场方式,却很像这支队伍的性格。两年、三年、八强、十六强,被拆成时间轴上的一串刻度。
哨声、牌匾、宣布、拥抱,四个动作把一晚上的情绪拧到顶。东契奇在另一边被队友围住,斯洛文尼亚往前走了一步。
中圈的位置空出来,地板反光像一面镜子。蓝色的背影往通道里收,光线一点点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