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边不少朋友都在讨论黄金,有人感叹“金价怎么又涨了”,也有人疑惑“现在买还来得及吗”。其实,不只是普通人关心,全球投资者、各国央行都盯着这块“老古董”。你以为金价只和经济有关?其实背后的故事,比想象中要复杂得多。
先来看一组数据:今年第二季度,全球黄金总需求同比增长3%,达到1249吨;如果按美元算,更是同比暴涨45%。光是看这些数字,就知道市场对黄金的热情有多高。伦敦金银市场协会的数据更直观——平均每盎司3280.35美元,同比上涨40%,而现货价格最高甚至突破3500美元。这不是小幅波动,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新高。
为什么会这样?很多人第一反应是通胀,但这只是表面原因。真正推动这一轮行情的,是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和对未来的不安感。世界各地摩擦不断,大国博弈加剧,让投资者越来越没安全感。就像世界黄金协会高级策略师John Reade说的,“要看空黄金,你得相信全世界领导人突然变理性开始合作,可现实恰恰相反。”一句话,道破天机——乱世买黄金,这可不是空穴来风。
不仅个人投资者在行动,各国央行也是主力军。据欧洲央行报告显示,如今全球外汇储备里,20%都是用来持有黄金,仅次于美元。这还是按市值算,如果考虑增持速度,今年各国央行购入量已经超过1000吨,是过去十年平均水平的两倍。不少网友调侃:“以前觉得只有咱们老百姓喜欢囤点金子,现在连国家都跟着上头了。”
当然,也有人质疑:难道大家就这么迷信吗?美国贵金属交易商US Money Reserve总裁Philip Diehl给出解释——如今大家对美国经济和国际影响力都有所怀疑,自然会寻找替代品。而且,对冲风险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增加手里的实物资产。“增持黄金成了必然选择”,他说这话时底气十足,因为数据就在那摆着。
值得注意的是,高企的金价并没有让大家停下脚步。有分析师指出,即便价格偏高,各国央行依旧维持强劲购买势头,只不过节奏稍微慢了一些。但相比2010到2021年的季度均值,现在仍然高出41%。显然,在不确定的大环境下,无论是谁,都宁愿手里多攥点实打实的东西。
至于那些担心政策风险的人,目前美国政府虽然对白银、钢铁等征收关税,但还没动过进口黄金。不过,一旦出现风吹草动,比如年初关于可能征税的小道消息,就能引发大量资金流向或回流。所以,有时候市场心理才是真正决定走向的大Boss。一位矿业公司负责人甚至说:“我们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今天有没有新的政策新闻。”
归根结底,无论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都很难否认一个事实:只要世界充满不确定性,只要大多数人的焦虑挥之不去,避险资产就永远不会过时。从网友评论到专家观点,从真实交易量到官方储备,每一个细节都指向同一个答案——别低估恐慌带来的力量。那么,下次当你再看到朋友圈晒小金条的时候,会不会重新思考自己该如何配置资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