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餐饮店回怼差评背后,还藏着哪些误区

 新闻动态    |      2025-08-18 04:54

8月初,福建泉州,一家餐饮店老板因为多次在外卖平台用“会得癌”等字眼回怼顾客差评,这种极端回复竟已持续两年,引发大量网友热议。

仔细说下来,这家店的特殊差评回复并不是头一次被曝光。早在2023年7月和9月,就有顾客在平台上反映,店主常常恶语相向,不仅诅咒顾客,还曾打电话威胁某用户删掉差评。根据知情人士以及多张图片截图,相关言语带有明显攻击性,让很多人在选择外卖时不免多想。到了今年8月,网上讨论发酵后,这家餐饮店的两个公开电话连续几天被打爆,直接影响了日常营业。据申女士(化名),作为店主,她已经向辖区派出所报警,称是恶意差评搞破坏才会做激烈回应,但对是否真的骂人未予直接回应,只反问能开八九年还会真有问题吗。湖滨派出所也表示需要核实情况,目前还未有最终反馈。

平台层面也出了声。美团的工作人员明确表态,类似辱骂顾客的行为平台绝不容忍,这项事件让平台认识到监管上的疏漏,对于连续两年投诉不断的情况已经安排专人到店核查。如情况属实,商家将面对违约金处罚,如果后续没有任何改进,平台甚至会终止合作。事件被曝光后,相关“会得癌”字样的回复很快就被折叠,普通用户已经看不到。

让人意外的是,这类商家—顾客“互怼”早已不是个别现象,而长期存在于某些平台角落。平台监管一旦松懈,极端言论不仅伤害消费者体验,也可能在社会层面带来负面影响。尽管店主申女士有自己的一套解释,但数据和反馈显示,消费者的感受依然是最直接的事实。

餐饮行业做的是服务,哪怕遇到挑剔或者恶意差评,也要讲基本尊重。经历这场风波,无论是商家还是平台,可能都要重新思考如何处理纠纷,哪些底线不能碰。对于普通食客来说,留言或者打分也别轻易带上情绪,互相体面,大家都能吃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