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队算力布局:全国一体化网络能否撑起AI时代需求?

 新闻动态    |      2025-09-02 01:39

当ChatGPT掀起全球AI狂潮时,很少有人注意到其背后消耗的算力相当于3万块高端显卡昼夜不停地运转。在中国,大模型训练所需的万卡集群正以每年300%的速度增长,三大运营商集体亮出的智算规模已突破100EFLOPS——这个数字足够让全球90%的国家望尘莫及。但面对AI企业动辄需要数千张A100显卡的算力饥渴,这张覆盖全国的算力网络究竟能否扛住压力?

运营商算力基建的"三足鼎立"格局

中国电信的"2+3+7+X"智算布局犹如围棋落子,两大公共智算中心构成天元,三大热点区域形成金角银边,7个省级节点与X个边缘节点编织成网。其超大规模集群的散热系统能让5万台服务器同时降温,相当于为3个鸟巢体育馆提供空调。

中国移动的四算融合网络展现出更宏大的野心,43EFLOPS智算规模占据全国可调度资源的六分之一。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它相当于把全球最快超算"前沿"的算力复制21份。其并网的21家智算中心构成神经节点,1500个边缘节点如同毛细血管,正在尝试将量子计算这类前沿技术纳入调度体系。

中国联通的区域均衡打法则更具巧思。300多个训推一体资源池像分布式电站,上海临港与青海三江源的万卡集群形成东西呼应。这种布局使得长三角的AI推理任务可以调用宁夏的训练资源,就像长江水电站的电力能点亮上海的霓虹。

全国算力网的"拼图逻辑"与实施难点

"东数西算"枢纽节点80.8%的智能算力占比并非偶然。就像西电东送工程需要特高压电网,中国电信在内蒙古建设的智算中心通过专用光缆直连深圳,时延控制在20毫秒内。但志翔科技揭示的真相令人警醒:某些区域算力利用率不足30%,而双十一期间电商平台的算力需求暴增800%。

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现象源于深层矛盾。西部廉价的电力资源吸引数据中心扎堆,但缺乏专业运维团队;东部企业宁肯排队等待本地算力,也不愿将核心数据西迁。中国移动的调度系统虽然能实时监测21个智算中心的负载情况,但跨省数据传输的合规成本仍让不少企业望而却步。

从规模领先到效能升级的关键战役

2025年20%的算力投资增速背后,藏着国产化替代的生死时速。龙芯中科的3D5000芯片已能支持256核并行,但要让其适配主流AI框架,就像教说方言的孩子讲标准普通话。中国电信的一体化服务试图破解这个难题,其算力调度平台能自动匹配国产芯片与英伟达显卡的混合算力。

更隐秘的较量发生在算电协同领域。宁夏中卫数据中心采用的风光储一体化供电系统,让每1度绿电产生1.8次浮点运算。中国联通年底45EFLOPS的目标若实现,相当于给全国电网新增一个中等城市的用电负荷。这种指数级增长迫使运营商重新设计供电架构,就像给高铁网络配套建设变电站。

算力新基建的"国家队答卷"价值重估

当我们在手机上与AI助手对话时,可能不知道这句话已辗转调用过内蒙古的训练集群、上海的推理引擎和深圳的语音模型。运营商构建的这张算力网络,正以"通智超量"融合的方式重塑基础设施定义。就像百年前电气化革命催生出电网标准,今天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每个字节跳动,都在为AI时代的"即插即用"书写中国方案。

这场算力竞赛没有终点线,只有不断刷新的起跑线。当45EFLOPS的智算规模遇见5000亿AI投资,中国特色的算力基建故事才刚刚翻开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