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巧不巧,每逢节假日,大家脑子里那根安全弦就像过年挂的红灯笼,又亮又晃,还总担心哪根绳索会突然松掉,对吧?
尤其今年国庆和中秋撞了个满怀,左权县那些文化场所、影城、印刷厂的小伙伴们,更是像紧张上岗的保安一样,把“安全”俩字贴在脑门儿,生怕万一有点小疏漏,变成一波社会热点。
说真的,平时很多人可能觉得消防这事跟自己隔着十万八千里,但只要进了人多门紧的公共空间,就像进了地铁高峰——谁敢保证下一个“突发情况”不会找上自家门?
所以这次左权县消防救援大队、县委宣传部、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联合出动,直奔辖区17家文化传播单位和电影院,搞了一出实打实的“安全知识大闯关”。
有人觉得这是不是太小题大做了?
其实,历史总在敲警钟,偏偏咱们总喜欢敲了再忘。
就拿那些印刷厂、发行单位来说,经常人来人往、纸多货杂,别说起火,烟头丢地上都能让管理员直跳脚。
电影院虽然光鲜亮丽,可一旦失火,不敢想象排队撤离的混乱场面。
所以,“隐患”这玩意儿,从来不分场合安静等着你发现。
这次安全检查,可没走马观花。
检查小分队兵分几路,左一个手电筒,右一份检查单,连墙角犄角都不放过。
消防设施是不是摆在显眼位置?疏散通道有没有堆杂物?灭火器过期没?真假安全出口直通天国,恐怕有些小商家图省事就拿装饰掩盖。
说起来,很多场所过去都爱把灭火器埋在杂货堆里,“不碍眼”好像最重要。
但真要是遇上紧急情况,恐怕别说灭火了,连找都找不着。
这回消防宣传员可不讲“纸上谈兵”,直接让大家上手操作灭火器,实践才是王道。
“光讲没用,实际演练才是硬菜!”
你看,小李刚刚还觉得自己会操作,轮到真动手,一按喷头还差点把自己吓个踉跄。
这也印证了一个真理,安全意识不是靠喊口号堆出来的,动手才是真掌握。
此外,那些企业的负责人和员工们大多挺配合,不过也有个别一脸懵圈,眼神里写着“为什么检查这么细?”
其实,消防队员和执法队员这些年见的多了,有人嘴上说重视,真到了事关自身安危的时候,还是会侥幸心理泛滥,谁愿意花冤枉钱把所有设施升级?
但要我说,这就好比手机流量,平时觉得用不着死命买套餐,真到关键时候,就靠那一套救命用。
特别是电影那种密闭空间,一旦火苗窜起来就已经晚了,所以疏散通道必须随时保持畅通。
检查结果显示,有的场所消防设施齐备,员工操作熟练,可以说基本拉满了安全分。
但也不是没有发现毛病。
个别企业把灭火器放在里屋角落,负责人嘴上答应整改,但能不能落实还得再观望。
还有些人文明习惯还得继续培养,比如乱堆纸箱、玻璃瓶什么的,随时可能成为“定时炸弹”。
宣传员们也不是光说不练,他们直接给现场示范,抄起灭火器,三步两步就演示一遍,连怎么拔安全销、怎么握喷管都讲得明明白白。
员工操作后还得“回头考”,不是过把瘾就完事。
当然啦,这不是一锤子买卖,节前“查漏补缺”查得密,但要节后也往回头望一望。
“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头”,这听着有点像一句口号,但其实真是做事的纲。
每家企业最后都被要求把整改清单贴墙上,直面自己的安全短板,有啥改得慢、拖延的地方,消防大队后续还要不定时回访。
看着这一套流程,很多员工心里估计都在暗暗盘算:平常说消防知识是“纸老虎”,现在真到关键点,还真不能掉以轻心。
一位印刷企业的负责人说,消防安全其实早就成了企业里的“第二命”,丢了比丢钱还心疼。
有的员工吐槽:“这没事查查感觉挺麻烦的,可万一出了事,怕麻烦的就是自己。”
是啊,谁都不希望成为下一个新闻里的“受害者”,毕竟生命财产面前,哪还有退路?
再来讲讲那些电影院的小故事。
管理人员带着“巡场”气势,实地观看灭火器演练,一开始一副老油条样儿,等到消防员现场问“你能否马上操作灭火器”,脸一下僵住。
这就是实操的重要性,“知道”跟“能做到”完全是两回事。
还有圈里流传的一句老话,“隐患不是别人家的,都是自己家的”。
说到这儿,除了消防设施那些硬性指标,安全意识才是更难补的软短板。
其实,不管是企业还是员工,最怕的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但你瞅瞅,前些年那些不幸被烧毁的仓库和影城,哪个不是平日里对规章制度敷衍了事?
平常多一分重视,节日少一分忧愁,说到底就是这个理。
当然,消防队员也不是神仙,大队这么密集检查其实也是无奈之举。
谁都知道,假期人一多,危险系数成倍增长,排查就是为这股压力开个“管道阀”。
你企业能做到情况明了,一旦真有小插曲,至少没到手忙脚乱那一步。
其实很多场所还没有“失火记”,大家总以为这种麻烦不会轮到自己。
这就跟买彩票似的,你永远觉得中奖是隔壁老王家的事。
但一次疏忽引发的事故,代价极高,扑救困难,甚至全盘推翻企业声誉。
说白了,这次左权县的“狂轰猛炸式”指导,就是把安全底线直接贴到每个人眼前,让谁都不能心存侥幸。
除了日常排查,消防宣传员还贴心出主意:灭火器一定要够显眼,不能藏在死角;安全出口不能堆货,再好看的门也得真正能跑出去。
如果你还对这些讲究不以为意,可以先给自己算一笔安全账。
节日高峰,人流密集,平时那些“将就”、那些“下不为例”,有可能就是末日倒计时的开始。
这次活动也像办了场“突击考试”,员工们被现场考试,负责人要承诺整改,对不对?
说句大实话,有什么比活着、更值钱?
这个世界从没给过侥幸心理以褒奖,只有在错误和后悔面前,才会咬牙切齿明白自己当年的疏忽。
其实近些年全国各地都有类似做法,但很多地方流于形式,左权这次亲力亲为,宣传、检查、演练一条龙,还真把安全知识变成每个企业的“标配”。
可惜的是,安全这门课永远没有满分,只有做得再细,才能把坏事的概率无限拉低。
对企业来说,节前的安检不是终点站,更不是高压线后就万事无忧。
只有把责任当成习惯,才能让消防隐患真正走远。
员工们的责任感也得一点点养成,像刷牙洗脸一样成为自觉。
日常多学点常识,多练两下器材,哪怕只有一次关键操作,也许就能保住整个厂子的希望。
这场“查安全”的行动结束了,但对安全的警惕才更应该长存。
其实你说在公众场合,真的就没有百分百保障。
但我们能做的,就是用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练习,把各种危机掐灭在摇篮里。
左权县这一回在节前临阵磨枪,磨得又快又猛,也算忙中有序,实打实地给企业和员工吃了颗定心丸。
按说节后还得继续关注整改效果,不能“运动式”走个样,以后企业们要把“警惕”变成日常节奏。
安全,不只是节日里的事,更是日复一日的坚持。
有时候,坚持的力量就是生命的守护神。
如果你是这17家文化场所的一份子,这个节前的安全友好提醒,你觉得有没有戳中你的痛点?
你身边的消防安全,还有哪些地方值得大家一起讨论和改进?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