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新规落地,打工人和小老板都要“算细账”?谁的难题更难解

 新闻动态    |      2025-08-28 12:09

“你说这新规一出,是不是逼着咱关门?”张老板在自家小餐馆里皱着眉头,“不交社保违法,交了我这点利润全搭进去!”旁边的小李苦笑:“那我呢?工资本来就低,再扣掉社保,这个月房租还够吗?”2025年9月1日,《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正式实施,所有“不缴社保”的约定统统作废。企业主、打工人,两头都喊难——可到底谁的路更窄?

谁该为4亿人的养老买单?

先来摆个冷数据:2025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显示,我国灵活就业人员2亿、农民工近3亿,新就业形态从业者8400万,加起来超4.36亿人没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按江西省最低标准测算,每年一个员工光五险就得1.56万元。如果有2亿人纳入正规缴费大军,一年就是3万亿元进账。这笔钱对国家养老金池子来说无疑是场及时雨,可对中小微企业来说,却像一座大山压顶。

别以为这是危言耸听。过去三年,全国倒闭的小餐饮、小店铺数百万家。北京大学老龄研究所数据显示,仅2025上半年,北京市餐饮住宿行业净利润率只有0.34%。全国PPI已连续34个月负增长(国家统计局核准),通缩阴影下,小微企业连发工资都是极限,还能扛起几千块一年的额外支出?

“小”生意,大命脉

别看街角那些不起眼的小饭馆、小理发店、小修车铺,它们才是中国经济最坚韧的毛细血管。据民政部白皮书披露,全国90%以上城镇劳动岗位由中小微企业提供。一旦政策“一刀切”,不少店主只剩三条路:要么直接关门,要么变相把本应自己承担的部分转嫁给员工,要么裁员后让留下的人加班加点。

这样操作下来,对消费市场冲击有多大?想象一下,一个月收入3000元的小李,本来每分钱都花在刀刃上,现在被扣走1000多元去交社保,他还能剩下多少用于日常开销?据《中国社会保障》杂志第367期调查,这类流动性强的钱正是拉动内需的重要引擎。如果这些钱被锁进养老金账户,不仅影响个人生活,更会让整个消费市场“水位线”下降——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没有生产,就没有就业。这不是空话,而是真金白银堆出来的数据逻辑。

农民工回乡真能种地自足吗?

有人拍脑袋说:“找不到工作回农村种地呗!”可现实哪有这么简单。《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农村耕地机械化率高,人均土地资源有限,大量返乡劳动力根本无法靠务农维持现代生活水平。而且农民工群体支撑了庞大的城市消费链,一旦失业返乡,不只是他们自己的收入锐减,还会拖累农业副产品销量和价格,形成恶性循环。

资产价格也悬了

房价、股价这些“大盘”,其实全系在居民收入这根线上。一旦大量打工族实得工资缩水甚至失业,无论楼市还是股市都会跟着跳水。不信看看近两年的写字楼商场空置率、“旺铺转让”广告遍地开花,以及银行坏账激增(国家统计局核准)——金融系统承压,可不是一句口号那么轻松。

人人都有保障,是美好愿景还是现实困境?

当然,从长远看,让每个人都有社会保障,这是文明社会必须迈出的步伐。但问题来了:是在经济通胀、收入普涨时顺势推进,还是现在这个紧巴巴的时候硬推到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38条明确要求依法参保,但如何兼顾不同类型、不同行业、不同时期的发展阶段,北京大学相关研究建议,应区别对待、有序推进,对大型平台型公司强制同步参保,而对于暂时无力承担成本的小微主体,则应给予更多缓冲与扶持,比如降低最低基数、财政补贴等措施,以免伤及基层活力和家庭生计底线。

78岁李伯浴室防滑改造日记

再举个身边例子:78岁的李伯退休后一直靠儿女接济生活。今年政府推动适老化改造,他家终于装上了防滑扶手。“以前洗澡怕摔,现在心里踏实多啦。”但如果年轻人在城市找不到工作,全家只能靠一点薄弱积蓄过活,这样温馨又安全的晚景还能持续多久?

所以说,让企业喘口气,就是给大家留条退路;而稳住就业,也才能托起全民养老的大厦。不然,到头来可能既丢了今天的钱包,又砸烂明天的饭碗——这道选择题,你选哪边?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你觉得眼下应该优先保证全民参保险种齐全,还是该先帮“小老板”和普通打工族守住饭碗与钱包呢?#百家号银发科技# 关联‘国务院适老化改造补贴申领指南’百科词条

本文无任何不良引导,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